達芬奇,這位在世作品少產的偉大藝術家史詩級畫作《救世主》11月將在佳士得開拍,這一幅命途多舛的著作,曾被認為是其追隨者貝爾納迪諾·盧尼所繪。幾經流轉,1958年蘇富比的庫克收藏機構專拍中45英鎊售出,而在本次秋季拍賣估價一億美元。
繪畫中滴水不漏、嚴苛追求細節(jié)、嘗試創(chuàng)新各種繪畫技法,達芬奇在藝術圈的成就,堪比現代技術的“黑科技”。這也解釋了為什么達芬奇留世著作不足20幅,基本都是所在博物館、美術館的鎮(zhèn)館之寶。相傳1519年,達芬奇在克勞斯呂斯城堡中去世,他的盛名如此之大,以至去世時法國國王將他抱在懷中久久不能放手。
這幅作品創(chuàng)作于約公元1500年,青金色與深紅色長袍、棕色長發(fā),基督左手手托水晶球,右手則輕舉象征祝福的手勢;鎖定畫面中基督的面部輪廓與五官,邊線是模糊漸隱的,這種視覺效果給我們一種錯覺:放佛在與畫面后的基督進行眼神交流,雖然現在聽起來有點讓人脊背發(fā)涼,但在文藝復興時期,基督人像被視為拯救世界的救世主,達芬奇將基督這般惟妙惟肖的呈現出來,在當時的藝術價值也是彌足珍貴。 說到達芬奇這幅肖像畫中使用的“漸隱法”,不難和《蒙娜麗莎》聯系到了一起。達芬奇所處年代我們稱為盛期文藝復興,而文藝復興早期其實已經涌現出了非常多的優(yōu)秀畫家,例如馬薩喬,波提切利,吉蘭達約和油畫的改良者凡艾克……站在這些藝術家的肩膀上,給達芬奇也行了不少方便。但執(zhí)著追求空間感的他仍在筆記中哀嘆“畫作永遠不可能有鏡子中人物那樣的立體性”。
因為漸隱法更多體現在邊線的處理上:你會看到蒙娜麗莎臉部的邊線和《救世主》相類似都是模糊的,這樣就造成了一個明顯的體積向畫面深處延伸的空間效果,這便是“漸隱法”,而之前的繪畫對邊線的處理被稱作“硬邊線”。 《救世主》最早駐錄于英國查爾斯一世皇家珍藏 (1600-1649),并被認為掛在格林威治宮殿的亨利埃塔·瑪麗亞的私人寢室,后來被查爾斯二世所收藏。1763年由查爾斯哈爾伯特沙菲爾德先生出售,之后亦將白金漢宮出售給當時的英國國王。此后,《救世主》便消失。
直到1900年,由羅伯遜爵士替在李奇蒙道夫蒂宮的庫克收藏機構購得此幅作品,但當時這幅畫被認為是達芬奇的追隨者貝爾納迪諾·盧尼所繪。一直到1958年蘇富比的庫克收藏機構購專拍,此作品以45 英鎊售出。 而后經過六年的研究和調查,世界具有權威性的藝術機構證實了此畫作為達芬奇的作品。倫敦國家藝廊于 2011 年在 “萊昂納多·達·芬奇: 米蘭皇家御用畫家” 展覽中戲劇性公開揭幕《救世主》為達·芬奇所繪,此舉引起了全球媒體的轟動。并且在2013年據《紐約時報》報道,這幅達芬奇的畫作在當時以私人洽購的方式,賣出7500多萬美元。 今年秋季拍賣,想從這位文藝復興偉大藝術家作品上移開目光都難!毒仁乐鳌愤將前往佳士得位于香港,舊金山以及倫敦的展覽空間進行展出,期待之余我們還可以親自前往一睹這幅作品的芳容。 達芬奇油畫_列昂納多·達·芬奇油畫 |